2013 review of significant China-Hong Kong policy formulation (Chinese version only)
中港規劃大事回顧2013
現今愈演愈烈的中港矛盾,主要源於那一籃子毫無港人授權的中港規劃政策。你知道今年特區政府在與廣東省自行簽訂的《粵港合作框架協議》,要落實至少80多項跨境合作計劃嗎?梁振英北上簽訂這些中港合作條款,事先有否徵詢港人意見?當然沒有。
粗略計算,香港平均每月要通過至少六至七項中港條款,當有人發明如此急促的融合迅速,我們亦不需為矛盾與紛爭的爆發感莫名奇妙。
回顧一下今年在此協議下闖關失敗的融合政策。將「一簽多行」擴展至廣東全省,最終亦闖不過港人對無節制自由行政策的憤怒民情。2010年那份標誌香港正式「被規劃」的《環珠江口宜居環區》方案,協議內說「盡快完成研究修訂工作」,或許太懼怕爭議重演,計劃至今已下落不明。一些跨境融合基建不停以「本地需要」之名推進,但一些港人真正需要的中港合作項目,包括東江水質保護以及改善珠三角空氣質量,結果今年我們繼續富有地豪購愈見污染的水,還加送國防用霧霾做聖誕禮物。
黑箱作業的中港規劃協議,對一國兩制以及港人規劃自身生活空間的自主權構成嚴峻挑戰。明年粵港澳自貿區殺到,將更加挑動港人底綫。想到這裏,我的新年願望只有祝大家來年好運。
陳劍青 (Chan Kim Ching)
本土研究社成員 (Member of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)
2013年12月30日
本文於2013年12月30日在《晴報》刊登。
Facebook Comments
Recent Posts